
為何資金趨勢塑造初創格局
在香港節奏飛快的科技圈中,資金是推動創意落地的關鍵力量。初創企業仰賴早期資金來打磨產品、擴展團隊與測試市場。投資者則尋找具擴展潛力的創業項目,期望其能在本地及區域以外取得成功。
近年來,市場對香港初創企業的投資興趣出現轉變。部分領域降溫之際,金融科技(Fintech)、健康科技(Healthtech)和人工智慧(AI)等板塊則獲得強勁支持。這一現象反映出初創企業如何因應挑戰、資金又如何隨現實需求流動。
對創辦人與投資者而言,掌握資金流向是至關重要的。這不僅有助理解創業決策的背景,也揭示下一波增長可能的方向。
種子與Pre-A階段活動日漸活躍
香港的種子輪融資比以往更為容易。擁有早期構想的新創辦人可與天使投資者、加速器和創業工場建立聯繫,這些單位專注協助項目從零起步。此階段的融資金額多介於港幣100萬至500萬之間。
專注於軟件、數據平台和電商基礎設施的科技型初創在此階段特別受青睞。投資者尋求精簡團隊、低成本驗證市場需求並具備快速轉型能力的團隊。
例如,數碼港創意微型基金與香港科技園創業培育計劃等為初創企業提供資助與辦公空間,有效降低財務壓力,協助團隊準備面對首輪真正的投資簡報。
企業風投角色日益重要
香港的大型企業不再只是觀望者——他們正積極參與投資。銀行、地產發展商及電訊公司紛紛設立風險投資部門,支持與其未來策略相關的初創企業。
例如,金融科技初創可能獲得銀行支持,以協助其數位化轉型;而與地產有關的科技公司亦可能與發展商合作,實踐智慧樓宇方案。這類合作通常同時包含資金與試點機會。
此趨勢讓初創企業可藉由策略性支援快速發展,同時讓企業能提前接觸創新技術,並打開收購或深度整合的出路。
聚焦金融科技、ESG與健康科技
投資領域隨全球議題而轉變。近年香港投資者特別看好改善支付系統、借貸流程及合規自動化的金融科技項目,這與本地的金融優勢相得益彰。
同時,專注於可持續發展(ESG)與健康的初創企業亦迅速冒起。物流碳排追蹤、能源效率提升方案受到支持;而健康類應用程式與穿戴裝置在2020年後也獲得更多資金關注。
這些領域反映出消費行為與投資偏好的長期轉變。對應這些趨勢的初創企業在各階段資金募集上更具穩定性。
政府資助依然是成長基礎
政府資金在初創企業發展中仍扮演重要角色。香港政府透過創新科技基金(ITF)、BUD專項基金等,支持研發與市場拓展。
針對專注於軟體開發、產品測試或跨境商業的初創企業,這些計劃提供配對資助與低息貸款,協助企業減輕資金壓力,鼓勵創新實驗。
儘管申請程序可能較為繁複,但許多初創視此為穩定的早期資金來源,在尋求私募資金前先站穩腳步。創業顧問與育成中心亦會協助團隊了解並完成申請流程。
區域性投資網絡日益緊密
越來越多香港初創尋求本地以外的資金來源。與中國內地、新加坡及東南亞其他地區的創投機構聯繫日漸頻繁,這些跨境投資關係經常促成更大規模的A輪與B輪融資。
區域投資者看重香港的資本市場渠道、法治環境與雙語商業文化;而初創則受惠於投資人網絡,得以打開新市場與合作機會。
因此,許多香港初創在簡報中加入區域擴展計畫,以符合跨境創投所期待的戰略視野。
晚期融資仍具挑戰
儘管早期資金充裕,但許多初創在進入B輪甚至更後期融資時面臨瓶頸。此階段的投資人對商業模式的成熟度、營收表現與擴展計畫要求更高。
初創企業難以從初步成長跨越至穩定擴展,往往無法獲得持續營運所需的資金來支持招聘、客服或國際拓展。這一階段需要更高的財務紀律與清晰策略。
為了迎合投資人期望,愈來愈多創辦人聚焦於早期獲利或良好的單位經濟模型,藉此提升募資成功率。
投資人盡職調查更趨嚴謹
隨著初創生態圈逐漸成熟,投資人對項目的評估也更為審慎與系統化。簡報美觀已不再足夠,投資人現在更重視客戶留存率、燒錢速度與產品參與度等指標。
創辦人在見投資人前必須準備財務報表、用戶成長分析與市場反饋資料,並清楚說明風險管理、資料保護與技術債務如何處理。
雖然門檻提高,但這樣的過程有助於真正有實力的團隊脫穎而出,也讓創業生態朝更高品質邁進。
估值變得更實際
香港初創企業的估值趨於理性。過去因受矽谷或國際獨角獸影響,估值往往過高;如今,投資人更偏好以績效為基礎的估值。
創辦人逐漸調整心態,強調用戶反饋、市場驗證與早期營收,而非虛榮數據(vanity metrics)。這種做法有助於與投資人建立長遠信任,並促進穩定發展。
一個健康的投資環境,代表交易數量或許較少,但每宗更具意義。在這樣環境中存活下來的初創,更有韌性並具備永續發展潛力。
社群與網絡平台帶來推力
各類活動、創業簡報會與創辦人社群仍是推動資金動能的重要平台。像 StartmeupHK、投資展示會或大學創業日等,讓初創企業有機會曝光與建立聯繫。
這些場合不僅促成資金承諾,亦可能帶來導師指導、天使投資介紹或基金經理的關注。對新創而言,參與這些社群活動有時比正式簡報更具價值。
建立可見度,能大大提高早期獲得支持的機會。隨著人脈與曝光增加,資金動能也會逐漸累積。